油液顆粒污染度檢測儀的執行標準
一、國際通用標準
1. ISO 4406:2021(最新版本)
名稱:《液壓傳動 — 流體 — 固體顆粒污染等級編碼方法》
核心內容:采用三段式編碼 (如 22/18/13) 表示污染度,分別對應:
:每毫升油液中≥4μm (c) 顆粒數的對數區間
第二位:每毫升油液中≥6μm (c) 顆粒數的對數區間
第三位:每毫升油液中≥14μm (c) 顆粒數的對數區間
特點:全球液壓與潤滑系統廣泛采用的標準,代碼數值越大表示污染越嚴重
2. ISO 11171:2022
名稱:《液壓傳動 — 液體自動顆粒計數器的校準》
核心內容:規定了顆粒計數器的校準方法,包括:
一級顆粒尺寸校準 (≥1μm (c))
二級顆粒尺寸校準 (使用經一級校準的懸浮液)
確定工作范圍和性能極限
驗證顆粒傳感器性能
重要性:ISO 4406 實施的前提,確保測量準確性
3. NAS 1638(美國航天標準)
分級方式:將污染度分為 00~12 級 (00 級最清潔)
測量基準:100mL 油液中 5 個粒徑區間 (5~15μm、15~25μm、25~50μm、50~100μm、>100μm) 的最大顆粒數
特點:以最高污染等級粒徑區間定級,嚴格控制大顆粒危害
二、中國國家標準
1. GB/T 18854-2015
名稱:《液壓傳動 — 液體自動顆粒計數器的校準》
內容:等同采用 ISO 11171:2016,規定校準程序、標準物質和誤差范圍
關鍵要求:
準確性:測量值與標準值偏差≤±10%
精度:3 次測量結果相對標準偏差 (RSD)≤5%
校準周期:不超過 1 年
2. GB/T 14039-2008
名稱:《液壓傳動 — 油液 — 固體顆粒污染等級代號》
內容:修改采用 ISO 4406:1999,規定污染度編碼方法
適用范圍:液壓系統油液污染度等級表示
3. GB/T 37163-2018
名稱:《計數法測定液樣顆粒污染度》
內容:規定使用光阻法自動顆粒計數器測量液體顆粒污染度的操作程序
三、行業專用標準
1. DL/T 432-2018(電力行業標準)
名稱:《電力用油中顆粒度測定方法》
適用范圍:絕緣油、汽輪機油等電力用油的顆粒污染度檢測
特點:增加了 ISO 11171 校準的顆粒尺寸范圍,明確了電力系統特殊要求
2. GJB 420B(國家標準)
分級制:
A 分級:按 100mL 油樣中 5 個尺寸區間最大顆粒數分級
B 分級:按 B~E 尺寸范圍中最高顆粒數等級確定
特點:檢測閾值低至 0.8μm,適用于航空、航天等高精密度液壓系統,要求嚴于民用標準
3. 其他行業標準
SAE AS4059F(航空標準)
SAE 749D(汽車行業標準)
QC/T 2910(汽車零部件標準)
ГOCT 17216(俄羅斯標準)
四、檢測儀技術要求與校準要點
1. 校準依據
基本要求:必須符合 GB/T 18854-2015 (ISO 11171) 標準
校準流程:
plaintext
儀器清洗 → 一級校準(標準顆粒) → 二級校準(標準油樣) → 性能驗證 → 確定測量范圍
標準物質:ISO 認證的 ACFTD 或 RM 8632 標準顆粒懸浮液
2. 性能指標要求
測量范圍:通常覆蓋 2~100μm 顆粒,滿足 ISO 4406 的 4/6/14μm 測量要求
精度:重復性誤差≤5%,線性誤差≤±10%
分辨率:能區分相鄰粒徑顆粒,如 4μm 和 6μ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