瀝青密度測定儀的核心使用邏輯是 “取樣 - 恒溫 - 稱量 - 計算",按規范操作可確保結果精準。
一、使用前準備
檢查儀器狀態,確認電子天平、恒溫水槽、密度瓶(或比重瓶)等部件完好。
準備代表性瀝青樣品,去除雜質和氣泡,樣品量需滿足密度瓶裝載要求(通常占瓶容積 2/3~3/4)。
調節恒溫水槽溫度至試驗標準(常用 25℃或 15℃,需與瀝青試驗規范一致),穩定 30 分鐘以上。
二、樣品處理與恒溫
將瀝青樣品加熱至流動狀態,緩慢注入干燥潔凈的密度瓶中,避免產生氣泡。
把裝有樣品的密度瓶放入恒溫水槽,恒溫 30 分鐘,讓樣品溫度與水槽溫度一致。
三、稱量操作
取出恒溫后的密度瓶,用濾紙擦干外壁水分,在電子天平上稱量 “密度瓶 + 瀝青樣品" 的總質量(記為 m2)。
倒出瓶內瀝青,清洗干凈密度瓶并烘干,冷卻后稱量 “空密度瓶" 質量(記為 m1)。
向空密度瓶中注入蒸餾水,同樣放入恒溫水槽恒溫 30 分鐘,擦干外壁后稱量 “密度瓶 + 蒸餾水" 總質量(記為 m3)。
四、密度計算
按公式計算瀝青密度:ρ = (m2 - m1) / (m3 - m1) × ρ 水,其中 ρ 水為試驗溫度下蒸餾水的密度(已知常數)。
平行測定 2 次,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,兩次誤差需符合規范要求(通常不超過 0.003g/cm3)。
五、注意事項
稱量過程中避免密度瓶外壁殘留水分或樣品,否則會導致數據偏差。
恒溫水槽溫度需持續穩定,嚴禁中途隨意調節。
操作時避免瀝青樣品接觸皮膚,做好防護措施。